当前位置: 首页 - 机构概况 - 机构简介

工程研究中心简介


“西部果品资源高值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” 于2019年10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设以来,围绕西部果品资源高值化利用的产业重大需求,开展应用基础研究,攻关核心共性技术,创制示范关键装备,开发竞争力产品,致力于将该中心建成国际一流的科研与工程应用平台,打造西部果品资源高值利用的技术高地、人才培养重镇和成果转化示范基地。

西部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果品供给地,园林水果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,关系到西部几千万果农的生计问题。该中心利用我校生物学、化学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食品科学与工程、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、食品化学和粮食油脂与植物蛋白质工程、食品工程等二级学科硕士点组建的人才团队和学科优势,以食品科学与工程科研团队为核心,整合生命科学、化学、计算机等优势学科的科研力量,建设4个工程技术研究室,深入研究西部果品营养及其劣变规律,探明过程处理对果品品质的影响;创新与提升果品多元化加工技术,重点突破关键装备设计与开发;建立副产物清洁利用技术,开发高附加值的功能食品;研发污染物快速检测和生物毒素消减技术,创建自主区块链安全监控平台。对产业发展关键的科研成果进行工程化,为果品加工行业培养技术人才。同时以产学研结合优势,坚持“立足西部,服务地方,凝聚人才,求是创新”的发展思路,联合国投中鲁果汁控股集团、中国海升果汁控股有限公司、西安鼎合机械公司等多家家行业优势企业进行成果转化与示范。

该中心科研与中试实验用房面积5472㎡,仪器设备总价值大于1800万元,大型仪器全部共享,平均使用率大于85%。本中心有农业农村部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2人、国家工程实验室学术带头人1人,陕西省**计划2人,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2人。目前有固定人员37人,正高级职称人员13人,副高级职称人员17人,中级职称人8人;另外有外聘工程技术人员11人。该中心固定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人数37人,占总人数的100%,70.3%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,形成了一支成员年龄与学科结构合理,学术思维活跃,创新能力强、学科分布合理的学术团队,进一步增强了联合攻关和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。

该中心的多位科研骨干经过近30年在技术、人才、装备、试验示范等方面的积累和执着研究,形成了果蔬加工与资源利用、营养与安全的研究特色和技术优势,引领了以陕西苹果/猕猴桃、新疆红枣加工为主的产业发展,受到行业的高度认可,奠定了在果品加工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。获得的代表性重大科研成果有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,陕西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二等奖6项,三等奖2项。近五年,在果品加工方面发表论文190余篇,授权专利51项,创制果品加工设备5套。中心成员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包括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、农业农村部产业(苹果、燕麦)体系建设计划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国家教育部留学人员启动基金项目、陕西省、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及陕西省果业局项目、横向科研课题等90余项,累计到账科研经费1327.6万元。该中心近年来陆续培训农户与果品加工技术人员万余人次,培养博士与硕士研究生260余名,很多硕博士毕业生已成为用人单位的学术带头人或技术骨干。

“西部果品资源高值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”核心团队成员同时具有鲜明的工程化与装备开发能力,首次提出了基于榨前分离的果品全利用理论体系,研制了国内首台果蔬破碎分离、金属膜过滤、连续离子交换等新设备;开发了果蔬全利用技术、反渗透预浓缩技术、果胶/多酚联合分离技术、展青霉素生物降解技术等;开拓了苹果幼果、残次果综合利用等新研究技术领域能,有效地将产品工艺创新与装备开发相结合,形成基于一系列可工业化的创新研究成果。目前团队科研成果储备充足,拥有果品新型加工及装备配套系列技术30余项、果品及植物性功能产品15种、新型质量安全检测技术20余项。

在当今极具挑战又充满机遇的新时代,“西部果品资源高值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”全体成员将不断提高团队整体实力和科研创新能力,助力脱贫攻坚、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为乡村振兴和西部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储备,将中心建设成为西部乃至全国有特色、有影响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,为我国果品加工利用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。